完整的如廁訓練,是以讓孩子學習整套如廁流程為目標,包含穿脫褲子、使用馬桶、擦屁股、按沖水閥、洗手等細節步驟。

 

當孩子滿一歲半之後,即可依據孩子的發展狀態來進行階段性訓練,下半身行走的流暢(神經系統發育達標)以及自我表達的能力(可將感覺告知)尤其關鍵。除了孩子本身的條件依據,成人也必須為孩子做好外在預備,用正常的態度傳遞排泄觀念給孩子,才能避免懼怕及恐慌。

 

 

 

 

衣物方面,可階段性要求孩子脫離尿布,改穿棉質學習褲(避免連身、鈕扣,以好穿脫為主),讓孩子排尿時可感受到與尿布不同的濕感,進而做出區隔,連結前因後果後展開學習動機。

 

環境方面,應儘量避免使用分離式兒童便盆,改為使用馬桶輔助器才能讓孩子熟悉真實狀況,加上腳踩矮凳則能幫助兒童施力,且不會因雙腳懸空而感到不安。

 

訓練孩子如廁的方法分三個階段:

  1. 讓孩子認知排泄的意義,例如可告訴他尿布濕掉的感覺就叫小便。
  2. 當孩子表達能力達標之後,則可要求他做自發告知的動作,再由成人帶領如廁,並讓孩子自己穿脫褲子。
  3. 成人必須耐心陪伴如廁訓練的過渡期,像是睡覺時開始不穿尿布,才能讓孩子有想要控制身體的意識。

 

維持如廁訓練是必要的,唯有透過忍耐來控制肌肉收縮(膀胱及括約肌),才能使儲存空間逐漸擴大,進而使排泄系統運作順暢,當孩子有了自理能力,才能更加的獨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