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loader
0%
 

教育特色

蒙特梭利工作

蒙特梭利的教學環境是專為孩子所設計的,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即是發現者,透過自我發現而得到的領悟力將成為孩子日後學習的原動力。
蒙特梭利堅信「經驗即良師」,她把經驗比喻為工作。
蒙特梭利的孩子不會將工作當作是單調的苦工,反而是有收穫回饋的活動。

混齡的環境

混齡之於傳統的分齡而言,更能滿足每一位孩子因個別發展而產生的個別需求。同一位孩子,也許在某些學習上需要和比他年長的同伴一起工作,彼此激盪成長;而有時在學習過程,和較年幼的孩子一起完成,教學相長;有時他會和同年齡的孩子相處。這樣自然的混齡環境,宛如一個縮小的社會,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與不同年齡,不同成熟度的人相處,合作及解決問題。也只有在混齡班的架構下,孩子才可能擁有,選擇自己喜愛工作的自由、依照自己的速度進度、獨立地工作或是尋求同伴的合作,也只有在混齡班的架構下,孩子才可能擁有更成熟的社會發展及健全人格。

老師的⾓⾊

在蒙特梭利教室中,老師擔任的角色包括:引導者、觀察者、教室環境的維護者,並且讓孩子透過本身的活動達到自我教育的機會。透過技巧及敏銳的觀察,老師引導孩子進入活動的樂趣中。老師費心地準備教學環境,加入具有挑戰性、能引發孩子興趣的教材,排除對孩子學習形成障礙的成份;她示範教具操作的方法,鼓勵孩子親身去嘗試;時常觀察孩子的工作,協助孩子克服困難,並在需要的時候,重新調整孩子的注意力或興趣點。在蒙特梭利教室中,這種孩子與老師之間的特殊關係,可藉由一位孩子所說的話來形容:「幫助我,讓我自己來完成它!」

教具的設計

每一種蒙特梭利教具都是感官導向的教具;它們依循同一個原則設計:帶領孩子不自覺地從簡入繁、從具體到抽象地學習。所有教具的設計還能讓孩子在操作中自我檢查錯誤;因此,當錯誤產生時,孩子不但可以自我察覺到,還可以完全不需要他人幫助而改正過來,這種系統化的學習方法,可確保孩子在每一個學習階段的成功。這種「能力產生信心、信心再產生能力」的循環,讓孩子能不斷的展現求知慾及工作慾望。

Copyright © 2025 MONTESSORI All Rights Reserved.